2021年5月20日上午,北京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有限公司门哲清总经理、主管各领域业务的副总及技术负责人、总监办等相关人员参加了应急部“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视频动员会。与会人员认真聆听了应急部领导的重要讲话,学习《专项整治方案》的工作要求,领会应急部组织开展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核心思想,对会议做出的整治工作部署及工作要求进行了深入学习,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做出了相应安排。

会议要求聚焦安全评价领域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系统观念,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铁腕治理安全评价机构弄虚作假行为。

会上,对虚假安全评价报告认定形式做了明确阐述,对安全评价机构、生产经营单位、监管部门的整治重点和自查自检、集中检查、督导互查、验收评估及总结提升的时间做了详细解读和安排。并从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从严处罚,形成震慑;引导宣传,形成气氛三个方面保障了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整治的有力开展和落实。

安全评价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道关口,而虚假安全评价报告就是安全生产事故的掩体,导致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暴露甚至被掩盖,干扰误导了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通过虚假和失实、不严格把关的安全评价,蒙混过关、披着“合法外衣”的项目和企业,成为安全生产中的“雷区”与“定时炸弹”。
近年来,在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安全评价机构造假问题频现报端,这些也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把虚假失实安全评价报告首次推到媒体的聚光灯下。

无独有偶,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无视国家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刻意瞒报、违法贮存、违法处置硝化废料,安全环保管理混乱,日常检查弄虚作假,固废仓库等工程未批先建。盐城市环境监测中心等6家中介机构弄虚作假,严重违法违规,出具虚假失实文件,导致天嘉宜公司硝化废料重大风险和事故隐患未能及时被发现,干扰误导了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

惨痛的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此次应急管理部明确提出了界定安评报告存在重大疏漏和虚假失实行为的判定原则,要求“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项目外,用于行政许可、认定、备案等前置服务或行政处罚依据的安全评价报告须全文对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阳光之下,一切随影无形;在阳光之下,一切重大漏洞、虚假失实将无处藏身。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北京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有限公司作为资深安全评价机构,一直依法依规开展相关业务,二十多年来获得了业界良好口碑和客户一致肯定。通过此次参加应急部视频动员会、学习《专项整治方案》,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坚定了在执业中严格践行“依法执业、恪守职责、勤勉敬业、保障安全”的从业道德和执业准则的决心,努力用实际行动树立安全评价机构依法、诚信、规范的良好形象。